20151216日,从事外贸食品生意的李先生接到客户投诉,称从李先生处订购的500袋肉脯在开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质、发霉现象,现要求退货并支付共计24000元的赔偿金。查看相关单据后,李先生发现这批货的货款(含运费)一共只有8000元,那这多出来的16000元是哪里来的呢?

致电客户后得到解释,肉脯在销售后,引发了顾客的强烈不满,甚至有顾客在吃了之后上吐下泻住进医院,给客户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,因此李先生需支付购买合同中约定的3倍补偿金。

李先生马上电话联系肉脯供货方广东省中山市某进口食品批发公司,该公司竟无人应答。

供货商的推诿、金额不小的赔偿金、客户的信任、公司的信誉让李先生一筹莫展……

 

这位李先生您熟悉吗?

 

人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食品溯源监管难

2015年11月27日,《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(2015)》显示,10年间,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227386起,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天发生62.3起,其中75.5%的事件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。

随着食品原料进口增幅快速上升,供应链原料来源复杂化,管理难度加大,“小、散、低”成为了我国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固定格局。

同时,我国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游离在监管之外,带有公信与公益色彩的溯源体系被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,成为责任追溯过程中最大的问题。

 

行业领头羊集中发力 中小企业有心无力

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,关于如何运用“互联网+”以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,成为现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,伊利集团经营多年的“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”,三全食品打造的“中央工厂直达消费者的B2C链条”纷纷在食品安全领域中亮出了王牌。

但是,对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来说,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资金运作,都无法跟上述两家企业相比。那么,谁来为这部分占全行业90%的小微企业所蒙受的损失买单?

 

订货宝守护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“十里”

作为互联网订货平台第1品牌,订货宝严格遵循“全链、沟通、开放”的“互联网+食品安全”管理规则。

订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是订货宝深耕多年的技术高地。

经过6年的打磨,订货宝实现了对订货供应链的全流程追溯。从商品入库、客户下单到订单审核、商品发货,任何一次操作,系统都会详细记录“3W”信息who谁、when时间、what内容);对于系统中有不良记录的客户,可限制其下单;结算方式、付款平台由管理员预先设定,资金往来中的关键节点提供短信提醒;商品发出后,根据快递单号,在系统内就能实时了解物流包裹状态。

食品安全的最终用户是消费者,什么样的食品安全能让人满意,这个由消费者说了算。通过“互联网+”,订货宝帮助企业建立网上生态圈,与消费者无障碍沟通

点击进入订货宝内的订单列表,任一订单右侧都会出现如:“客户 电脑”、“业务员 微信”之类的提示,这些标示“下单人员身份”及“操作通道”的信息,经过数据沉淀,用户的使用习惯即可被管理员清晰掌握,藉此来调整营销策略,量体裁衣。

系统中类似上面的细节设置非常多。基于30万企业级合作用户提供的庞大数据,结合阿里云、支付宝等金牌合作伙伴的支持,订货宝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工具,持续洞察研究消费者需求,创新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的方式,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和供应链运营的持续优化。

 

“互联网+”本质上是跨界合作。

订货宝可无缝对接企业常用ERP系统(SAP、用友、金蝶),将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商业往来紧密结合。除此之外,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对接,也最大化的发挥了微信本身的垂直社交功能,有效占领了客户的“空闲时间”。

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。在监管和法律尚不完善的时候,消费者与食品安全之间的最后十里路,让李先生走的战战兢兢、苦不堪言 。

订货宝作为国内最领先的云端订货管理系统,食品行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,二者结合,定会助力广大中小企业实现渠道销售的智能化转型,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全程把控,运用“互联网+”的理念和手段,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的保障机制,为李先生的关键“十里”保驾护航。